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迎接伦敦奥运会挑战做好队伍新老交替工作

2024-08-24 07:33:3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迎接伦敦奥运会挑战做好队伍新老交替工作大家知道,体操中心的项目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这不仅给中国体育代表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了中国体操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斗志。但是,北京奥运会后,由于国家队顶尖的优秀运动员纷纷退役,尤其是国家体操男队三名最优秀运动员的退役,使我们碰到了非常困难的局面。如何重整旗鼓,解决好国家队奥运选手青黄不接的问题成为摆在我们新班子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金牌是一个系统,新老交替是这个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环节,结合两年来的工作情况,我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汇报我们的想法和做法。

  搞竞技体育的人都知道,一支队伍,甚至一个项目,一个领军运动员退役,如果队伍新老交替衔接不好,也许就意味着这支队伍或这个项目巓峰时代的结束。有的队伍可能一蹶不振,长期在低谷中徘徊,这种情况我们屡见不鲜。

  中国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的14个项目上获得了9金1银4铜的历史最好成绩,男队在其中总共的8个项目上获得了7块金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北京奥运会后,由于年龄偏大和伤病困扰,杨威、黄旭和三名世界级的顶尖运动员陆续退役,使中国男子体操队的整体实力大大下降。这三名运动员是2000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届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的绝对主力,他们身经百战,感受过许多次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雅典奥运会失败的巨大痛苦和无奈;他们有20多年的体操生涯,而且是在成功与失败交织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世界级的“钻石选手”。北京奥运会上,他们除了有各自的单项金牌外,3个人为中国体操男队荣获份量最重的团体冠军的贡献率达到72 %。所以,他们的退役,对中国男子体操队的整体实力影响很大,使青黄不接的问题突显出来。

  在总结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和分析伦敦奥运会的形势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体操中心要完成好伦敦奥运会的任务,成败的关键看体操,因为它有14块金牌;而体操项目的重点又看男子,因为我国男子体操基础好,整体实力强,自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这支队伍就从未断过奥运金牌。因此,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男子体操队青黄不接的问题成为我们备战伦敦奥运会的重中之重。

  由于比较充分的认识到中国体操项目优势不在,而且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和危机,同时面对大家对体操项目的高期待,我们不断要求中心上下到国家体操队每一个成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讲危机唱低调,做实事重实效,振奋精神竭尽全力向前追赶。

  经过几代体操人60年的努力,中国体操队已经被打造成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特别是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备战和洗礼,这支队伍更加成熟,更加游刃有余,更具有战斗力。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发扬中国体操队这些光荣传统和优势,使其成为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强大动力,是我们新班子面临的新任务。

  我们进一步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总局在备战北京奥运会时提出了“四个落实”的要求,认识到北京奥运会后,国家体操队的领导成员、教练结构和运动员的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落实并完善队内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加强队委会建设,强化队内竞争机制,形成组织结构清晰,人员配备合理,责任分工明确,保障功能健全的体制和机制。靠体制和机制稳定队伍,靠规章和制度保证队伍的良性运行。

  一是重大问题由队委会决定。建立队委会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经验,我们在原来的构架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补充了相关人员,使国家体操队队委会更具有专业性和广泛性。涉及到选拔标准、人员进出和重大赛事的队伍组建等重大问题必须经过队委会讨论研究决定。必要时还需要召开全国体操项目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研究决定。

  二是训练组织由总教练负责。尽管体操项目有男子8项女子6项多达14个项目,但它们之间在技术上有许多共性规律,在训练方法手段上也有大量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之处。因此总教练在训练方向的把握、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周期的安排、训练重点内容的确定和大赛前队伍的竞技状态的调整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国家体操队由黄玉斌和陆善真两位中心副主任分别担任总教练和女队主教练,他们全面负责队伍的训练组织和安排,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具体安排以教练员为主。国家体操队的骨干教练员基本上都是世界冠军教练,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一支可以托付的队伍。国家体操队建立了男子8个重点训练小组,女子6个训练小组,形成了内部竞争的格局和机制。古语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对于世界冠军教练员们非常具体的业务工作和训练活动,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四是队伍保障全中心参与。一支队伍的管理、训练和竞赛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它们绝不可能独立完成,需要中心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和帮助,因此我们要求中心职能部门的同志必须“眼睛向下看,围着队伍转”。

  综上所述,由于我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队伍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办法和规定,保证了国家体操队团结一致,协调配合,集中精力抓备战,心无旁骛搞训练,在有限的两年时间里完成了新老交替的艰巨任务,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竞技体育成败的关键看训练,训练的关键看教练员能否把握训练规律,多快好省地完成训练要求,实现训练目标。

  体操项目技术性强,动作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因此,训练过程中可控性和可设计的余地比较大。如何把握这一特点和规律,使训练过程沿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和阶段进度向前推进,要求我们的教练员具备很强的计划能力和控制水平。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形容体操项目的训练过程很贴切。

  由于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巨大成功,使我们的队伍和教练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化了对体操项目规律的认识,保证了两年来在新老交替培养新人的过程中思路清晰,方向明确,训练方法手段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体操项目规则每4年都会发生很多变化,在新规则开始使用前,我们要求所有教练员认真学习新规则,尽快掌握新规则,以便最大可能地在成套编排和训练中利用新规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谋而后动”;

  再比如:根据国际体操发展方向和我们作为体操大国的要求,队伍明确提出今后要重点培养高水平全能型选手,而且他们还必须具备1-2个单项具备争金牌的实力;

  在提高单项技术的方法上,队伍提出了很有创意的“克隆训练法”,即要求我们的年轻选手“克隆”奥运冠军的技术:如自由体操和单杠“克隆”邹凯的技术;鞍马“克隆”肖钦和张宏涛的技术;吊环“克隆”陈一冰和严明勇的技术。由于训练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很强,使我们新一代的年轻选手学习有模型,技术有标准,因此进步十分明显。

  队伍在训练过程中对细节的要求也十分苛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成套动作的成功率,比如规则规定每套动作的下法如果动一步则要扣0.3分,团体比赛18套动作,如都站不稳扣分可多达5.4分甚至更多,在零点几分就能决定胜负的奥运会赛场上,这是一个可怕的扣分环节。因此,队伍明确提出了“站稳得金牌”的口号和要求,把下法作为每天必练的内容,要求“站不稳,不算套”,对完成高起评分套并下法站稳的队员“重奖鼓励”,使全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个环节。去年世锦赛和亚运会上,我们的队员就是因为能站稳而技高一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体操项目确实是细节决定成败。

  中国体操的辉煌已经在2008年奥运会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如何激励一支冠军队伍在获得了鲜花天博体育、荣誉、掌声特别是巨大的物质奖励后从零开始,再铸辉煌远比鼓舞遭遇失败,从负开始的队伍困难得多。如何防止冠军运动员和冠军教练出现功成名就、见好就收的思想或骄傲自满、训练涣散的现象是摆在中心新班子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针对体操队可能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外,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方法调动和激励教练员和运动员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们不断提醒教练员和运动员,体操是一个评分项目,北京奥运会我们占天时地利人和,裁判可给可不给的分给了我们,而到伦敦奥运会情况完全相反,可给可不给的分就不给了,这一进一出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练到无懈可击,否则兵败伦敦的可能性非常大。

  另外,降低工作重心,分解落实责任。通过队内分组训练,奖勤罚懒,择优选派参加国际比赛选手,形成内部竞争和压力,使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大大加强。

  我们还利用备战去年世界锦标赛和亚运会的机会激励队伍绝不能输给日本队,因为中国队从1974年亚运会以来36年没有输过日本,这个光荣的历史绝不能在我们这一批人手上断送掉。

  北京奥运会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思想工作必须与技战术训练作为同等重要的环节来抓,把对运动员的精神、意志、心理和作风锤炼落实到日常训练和平时的参赛中,中国体操队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有的运动员赛前训练很好,但一上场就乱套;国内比赛很好,出国比赛就失常;小比赛很好,重赛就砸锅;尤其像奥运会这样的重赛,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名落孙山,这些失常失误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心理心态问题。所以加强思想工作,不断打造为国争光顽强拼搏之魂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坚定地坚持做好。

  经过两年来的不懈努力,国家体操队初步缓解了新老交替的难题,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支年轻的队伍不仅在200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6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而且在2010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重点队伍男队勇夺4枚金牌,自2003年以来连续4届蝉联团体冠军。在亚运会上,国家体操队又获得14个项目中的13块金牌,以21块奖牌的优异成绩成为一支无敌于亚洲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此外,体操中心的蹦床项目也很好的完成了队伍的新老结合工作,不仅老队员继续创造辉煌,而且年轻选手成长很快,整个队伍的实力和厚度又得到进一步增强。两年来,这支新老结合的队伍包揽了2008年奥运会后所有世界大赛的金牌,成为一支新兴的世界蹦床项目的强队。

  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体操项目伦敦奥运会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的整体实力并无优势,大家已经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团体冠军成败的差距就在1分左右,也就是5人参赛18人次的比赛中,只要出现一个人的一个大失误就将与金牌失之交臂。女队对手不仅多,而且强,我们的队员又时逢年龄发育高峰期,今天的霸主也许一转年就会变成板凳队员。

  另外,体赛是一个受裁判因素影响很大的项目,伦敦奥运会我们在异国他乡,裁判员又以欧美人为主导,我们将面临比北京奥运会时多得多的困难和麻烦。加上队员年轻,大赛经验不足,在出现困难局面时如何顶住压力沉着应战,将是对我们运动员和指挥员的巨大考验。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毫不松懈的抓紧备战,抓好训练,使中国的年轻选手在伦敦奥运会上再续辉煌,而且要继续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新老交替工作,为更长远的未来选好苗子,培养人才,保持中国体操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

搜索